从“寒冬”到“初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农大学工人始终身在一线,心在一起,将学生工作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坚守阵地,履职尽责,用心、用情、用爱温暖着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线”,真正做到守“生”有责,守“生”尽责。
云端“接单”,解决学生燃眉之困
因为疫情,寒假变得如此漫长和不平凡,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笔记本电脑、充电线、就业协议、毕业生登记表、论文资料、食品、绿植……这些放假前被学生遗落在寝室的物品,成了学工人最常打交道的物件。疫情防控原因,学生暂时无法返校,“老师,我的水果都坏了,能帮我扔掉么?老师,我的电脑落寝室了,能帮我邮寄一下么?老师,我的毕业生登记表还没填呢,麻烦帮我邮回来吧! ……”学生心心念念的牵挂不断地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向学工人提出。学生的小事学工人要当成“大事”来对待,用行动给学生吃下定心丸。
5月15日,学生处、校团委、后勤管理处,各学院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70余人,走进3315间本科生寝室,利用一天的时间,帮助学生整理内务、通风消毒、查找资料、邮寄物品,学生“在线指导”,参与人员“亲力亲为”,他们纷纷化身“接单员”“家政员”“快递员”,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学工人从未停下为学生服务的脚步,农学院共计为学生办理研究生复试政审100余份,邮寄在校证明、就业协议50余份。食品学院为46名学生邮寄三方协议,帮助学生邮寄电脑、学习资料、衣物等50余次。土木水利学院为毕业生邮寄就业推荐表、求职材料等48份。动科学院、人文学院、园艺园林学院为满足学生科研、学习、复试、就业等实际需求,统一为学生寄送书籍、电脑、证件等物品100余人次。
辅导员为学生邮寄包裹、给学生邮寄三方协议
靠前服务,解决学生就业之困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帮助他们是学工人的最大牵挂,也是必须完成好的艰巨任务。工程学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模式,加强线上就业指导,辅导员刘芳芳通过微信平台推出了就业指导微课堂——“刘老师有话说”,帮助学生保持平稳心态,危中找机。电气与信息学院在微信平台增设就业服务板块,围绕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发展规划、入职体会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云辅导”,累计访问量超过1000人次;学院还为每名湖北籍毕业生发放600元求职补助,以减轻求职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理学院及时评估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辅导员马笑莹主动与用人单位对接沟通,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线上双选就业服务机会,搭建网上就业服务交流平台,引导毕业生在线面试、用人单位在线考核、双方网上签约,实现“屏对屏”沟通、“零接触”招聘,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各学院线上开展指导
精准帮扶,解决学生生活之困
疫情当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及时解决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实际困难,是摆在学工人面前的重要考题。各学院多方了解,仔细梳理困难学生情况,力求精准资助再升级。生命学院得知有的毕业生家里没有安装网络,有的学生家庭因疫情原因出现经济危机,第一时间为学生申请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尽全力解决学生以及所在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2016级生物科学班主任金美华在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现状后,主动为学生家里网购了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资,送去学院、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经管学院得知2018级学生石雯瑞妈妈突患重病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并动员全院师生共同帮助学生家庭度过难关,2007届毕业生史玉海还委托学院为该生捐款1000元。以生为本,将工作做进学生的心窝里,是学工人不懈追求的小目标,也是默默奋斗的大航向。
经济管理学院为学生募捐、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学生发放临时补助
一场新冠肺炎,隔绝了师生的“面对面”,但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心连心”。全体学工人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堂外、深入到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最可爱的他们,最动听的故事,我们慢慢讲给您听!